案例内容:2月14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称,2024年4月查处重庆燃气集团多计多收燃气费问题以来,该企业未深刻汲取教训日昇配资,落实整改责任不到位,整改工作流于形式、推进不力。对此,重庆燃气表示立即整改,举一反三,同时,对相关责任人和责任部门进行严肃追责问责。今年8月,市场监管总局起草《关于公用事业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强化公用事业领域反垄断监管。
ESG点评:重庆燃气分别在2014年、2024年和2025年因收费乱象遭受行政处罚,反应出企业完全不把商业道德当回事、未能有效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的严重缺失。深层次的原因是企业经营者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观,导致ESG治理机制缺失,从而引发道德风险。重庆燃气事件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公用事业企业在经营理念和组织治理上的短板。唯有将用户权益、合规经营与可持续发展深度绑定,才能重塑行业公信力,在民生保障与高质量发展中行稳致远。
2025年度ESG热点事件日昇配资
“违规翻新”卫生巾事件
案例内容:央视3·15晚会曝光部分黑心商家回收企业生产中不合格的卫生巾及纸尿裤,通过重新包装或翻新后销售,该行为被明文禁止。据央视3月16日报道,涉事企业负责人称,这些不合格产品均是从相应企业处采购,但无法提供采购单据。3月16日,深交所下发关注函,要求全棉时代母公司稳健医疗及自由点母公司百亚股份进行内部彻查,回应投资者关切。自由点称,坚决打击非法回收、翻新、销售残次品以及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已成立专项调查组进行全面调查并将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全棉时代称,涉事企业与该公司无任何合作关系,公司从未向其提供任何授权或供货。
ESG点评:卫生巾违规翻新行为损害的不仅是女性用户的健康,还包括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和全社会付出数十年努力打造的“中国制造”的质量信誉。相关事件反馈出制造业在环境维度生产废弃物处置风险和社会维度的产品责任风险和供应链安全风险,更反馈出企业经营者的道德底线和治理机制的缺失。深交所的关注函表明,资本市场对于投资风险的关注已经扩展到ESG领域,唯有建立健全企业合规和负责任的治理机制,将商业道德融入公司业务,植入企业基因,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健康和长久发展。从政府监管的角度,常态化的长效监管机制和惩戒机制,仍需加强,不应让违法违规的黑心经营者抱有任何侥幸。
2025年度ESG热点事件
“带血‘创可贴’粽子”风波
案例内容:5月10日,有江苏的消费者连发两条视频投诉在来伊份蜜枣粽中吃出疑似带血创可贴的异物。蜜枣粽的代工方为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即五芳斋的上市主体。5月12日晚,五芳斋在官网发布《情况说明》称,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对生产流程进行深入排查,协同来伊份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核查,主动配合相关部门现场检查。5月13日中午,来伊份发声明指出,涉事产品已经封存,和消费者达成和解,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没有检查到相关批次有任何不合格产品。

ESG点评:这一食品安全事件暴露了生产企业产品责任在供应链上的有效传递和执行。当今的商业环境下,产业分工详细,没有一个个体可以独立运营,经营风险不止在围墙内,很多时候源自围墙外的供应链,因此可持续供应链上的风险管理至关重要。外包或者代工的业务模式下,产品质量的主体责任仍由品牌承担。品牌方必须将系统的风险管理延伸至整个供应链,特别是代工环节日昇配资,才能真正履行对消费者、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唯有构建责任清晰、透明可溯的供应链体系,食品行业才能赢得消费者长期信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5年度ESG热点事件
亚朵酒店枕套现“医院标签”
案例内容:6月,有网友发帖称,亚朵酒店枕套标签印有医院名字,引发公众对酒店卫生的担忧。6月3日晚,涉事酒店杭州西溪紫金港亚朵酒店就此事发文致歉称,“系洗涤供应商出现严重工作失误,已中止与其合作,并对所有房间布草进行全面排查,确认没再发现类似情况。”
ESG点评:酒店布草卫生是消费者对服务业信任的底线要求,"医院标签"事件不仅引发卫生担忧,更触发了公众对交叉感染等公共卫生风险的恐惧,严重削弱品牌社会资本。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是创收和盈利,但同时也要承担产品的质量责任和尊重消费者权益。跟制造业不同,酒店业的质量管理有其特殊性。网络媒体发达的今天,公众的监督力度更大,负面事件发酵的速度和规模也更大。如何有效地、系统性地提升服务质量,杜绝重大质量缺陷,规避质量风险,是酒店业乃至整个服务业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2025年度ESG热点事件
品牌充电宝召回风波
案例内容:2025年,罗马仕、安克、小米等你多个厂商表示因部分原材料来料问题,超过200万件充电宝被全球召回。多个信源显示,引爆这场全球充电宝召回行动的是主流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安普瑞斯因未按照规定向认证机构申请认证证书扩展,擅自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列入目录产品行为,被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23万元。

ESG点评:此次大规模召回事件暴露出行业在供应链合规治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环境责任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ESG维度的系统性脆弱性,亟需构建更具韧性的责任生态。从常规的质量管理方法看,通常品牌方和供应商在产品标准、制造工艺、材料要求和检验方案方面都有合同约定。当品牌方压低采购价格时,供应商会想尽一切办法降低制造成本,以保证能有利润空间,包括降低绝缘隔膜的质量、减少检验节点和检验频次等。从这个角度,品牌方对于供应链的监管体系也存在严重缺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质量成本不可以无底线地压缩,供应商需要诚信经营,严格遵守合同双方的约定,在可靠性得到确认前不得修改材料标准和工艺标准;品牌方则应该充分考虑与供方的共赢而不是一味维护自己的利润压低采购成本。
2025年度ESG热点事件
甘肃天水幼儿园血铅异常事件
案例内容:2025年7月,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市场监管局和公安分局接群众反映,查获一起幼儿园违规使用添加剂导致部分幼儿血铅异常案件。涉事幼儿园位于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小区,2022年6月取得办学资格证,8月下旬正式招生入园,性质为民办幼儿园。7月20日,甘肃省省委省政府调查组通报调查处置情况:朱某琳等人在食品制作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致使褐石培心幼儿园幼儿和教职员工血铅异常,其行为涉嫌构成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6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执行逮捕,其中2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另外,甘肃省纪委监委针对褐石培心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省疾控中心血铅检测数据严重失真、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违规修改血铅检验数据问题及原因,全面开展调查。17人被立案审查调查,10人被立案问责。

ESG点评:幼儿作为最脆弱群体,其健康权应受到最高级别的保护。此次事件中,本应守护孩子的教育机构反而成为健康威胁源头,彻底违背了教育行业“以人为中心”的社会责任本质。此事为民办教育行业敲响ESG管理的警钟,亟需从根源上重构教育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教育作为特殊行业,其ESG标准应严于一般企业,亟需建立不容逾越的底线制度。天水幼儿园事件以惨痛代价警示我们,教育行业的ESG建设不是锦上添花,而是生存之本。唯有将ESG治理融入办学基因,构建透明、负责、关爱的教育环境,才能真正守护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权利,实现教育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5年度ESG热点事件
中金黄金“学生遇难”事故
案例内容:7月23日,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过程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经全力施救,6人被救出后,医护人员确认已溺亡。另有1名老师受伤。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已成立事故调查组,对该起事故开展提级调查。中金黄金9月公告称,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已恢复生产,停产对公司整体生产经营和业绩情况不构成重大影响。
ESG点评:这一悲剧性事件不仅暴露出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重大漏洞,更折射出矿业在ESG治理、社会责任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深层危机。此次事件为高危险行业的ESG管理敲响了最严峻的警钟,亟需从理念到实践进行系统性反思与重构。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员通行的格栅板脱落,一侧固定角钢焊缝存在陈旧性裂纹,是企业未对安全设备进行有效检测和维护导致的。事故的根本原因,则是组织及现场管理和作业的个人安全意识淡薄,终酿成重大责任事故。但几个月后企业公告中“恢复生产”“对业绩不构成重大影响”等表述,凸显出将生产效率置于生命安全之上的价值错位,安全和社会责任尚未真正植入组织的基本价值观和组织基因。从企业到地方政府,社会责任的基本价值观的养成,还任重道远。
2025年度ESG热点事件
西贝预制菜风波
案例内容:9月10日,罗永浩在微博发文吐槽西贝:“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一句简单的消费者抱怨,却引发了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强硬回应,宣布起诉罗永浩“损害商誉”。随后西贝宣布开放全国后厨以示透明,却意外曝光了保质期24个月的西兰花、18个月的烤鱼、12个月的“现熬”鸡汤。
ESG点评:此次西贝因预制菜问题引发的舆论危机,从简单的消费者投诉升级为品牌信任危机,深刻暴露了餐饮行业在ESG实践中的多重短板。从科学的角度看,预制菜不等于劣质菜和不健康的菜。先进工艺下生产的预制菜在营养保留、烹饪方便、食品安全方面有它独特的优势。但是,西贝“预制菜当现做卖”且定价高昂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也突破了企业诚信经营的基本底线。西贝预制菜风波警示我们,餐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绝不能建立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唯有将透明度、诚信经营和环境责任融入企业基因,通过真诚经营赢得消费者信任,才能实现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采写/梳理:南都湾财社ESG研究课题组
(以上事件排名不分先后,SGS通标管理与保证事业群可持续发展技术负责人刘秀萍对本次点评提供专业支持)
天创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